在成都,“綠色”不僅是高質量發展的生態底色,更是一種生活方式。今年7月,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將在成都召開,這場盛會,不僅是成都向世界展現魅力的重要窗口,更是提升城市環境品質的重要契機。成都城投土地公司以“兩拆一增”為抓手,加快推進城市環境品質提升,以公園城市為載體,打造豐富多樣的運動場景,推進全民運動、全民健身,營造“愛成都·迎大運”的濃厚氛圍,讓文明“抬眼可見”,讓幸福觸手可及。
一、活力四射的街頭游園——城投青和·駟馬橋運動中心
在成都市西林路與駟馬橋街交匯處,此前這里還是廢舊汽車堆放區域,周邊環境差,附近居民路過都繞道走。在充分考慮周邊居民的需求基礎上,土地公司將這里打造成以體育運動為主題的城市街頭游園,建立起了城投青和·駟馬橋運動中心。項目占地面積約為31000平方米,完善了城市生態、美化了城市風貌、豐富了市民生活。如今,不論是傍晚、周末還是節假日,這里總少不了大家運動的身姿。
二、極具特色的環線綠道——熊貓綠道
約上三五好友,吹著涼風,周末騎車游三環,是今年成都人的“新增”娛樂項目。在北三環路一段,這里曾經是被圍擋圍住的城市待建設用地,騎車需要繞路通行?!皟刹鹨辉觥睂m椥袆涌紤]其作為三環路綠道的一處斷點,為方便市民騎行,便修建了一條約30000平方米的長條形城市環線綠道,將其與三環路綠道連通,打造成以交通功能為主,集散功能為輔的熊貓綠道,最終形成一條“綠色動脈”串聯城市綠色生態空間,成為慢跑、騎行運動愛好者感受運動之美、城市之美的綠色空間。
三、充滿人文底蘊的小游園——川派藝術盆景園
荒地變景觀,在金蕊路南側,一個面積約為14000平米的川派藝術盆景園讓人眼前一亮,在此次“兩拆一增”的整治中,植綠增綠約9000平方米,依托現有地勢、古樹名木及區域文化,重點突出地域特色,以延續歷史文脈,彰顯本土特色,打造出突顯區域文化特色的川派藝術盆景園?,F在市民們開車、步行到此處,都愿意停下來游玩“打卡”。
除了風景,這里更是開設了盆景制作技藝教學、非遺文化交流等活動的綠色文化空間,將生態公園美景與川派盆景文化融合,也給周邊居民帶來更豐富的藝術體驗感,提供了一個在家門口就可以欣賞美景、體驗藝術的好去處。
四、生機勃勃的城市微公園——金蕊路與金牛大道交匯處規劃三角綠地
家門口的公園早已不再是稀奇事,但那些小規模的地塊分散、閑置在周圍,也能“轉角見綠色”。
在充分調研金蕊路與金牛大道交匯處區域人口分布、居住環境、公共綠地現狀等因素后,項目在方案設計之初,采用了群眾意見,讓群眾也參與到公園建設中來。
“這里綠意環繞,還有各種休閑、運動設施,溫馨又美好!”家住附近澤瑞西園的劉阿姨說,如今這塊三角綠地早已成為她茶余飯后時?!肮忸櫋钡牡胤??!霸僖膊挥么罄线h跑去其他公園了,每天來這里散散步、歇歇腳,讓人覺得很放松!”